欢迎访问平顶山市公安局 |
| 繁体 | 支持IPv6
log

警网融合系列(三)丨平顶山:安全防线内升腾烟火气

        52岁的老贺,大名叫贺广科,是平顶山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矿工路派出所培新街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

  10月12日是周日,但老贺并没有闲着。走访群众、调解矛盾,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依然没着急回家。

  “居民外出大概下午6点就回家了,今天得去建井一处家属院组织一个‘小方桌会议’。”

  老贺说的“小方桌会议”,其实就是在社区里随便找一处地方,摆上一张小方桌,邀请居民围坐在方桌旁,听老贺讲解反诈知识。

  培新街社区有15家隶属平煤集团的单位,16个家属院,7456户,21956人,多数居民是平煤集团的职工和家属。

  “我在这里20年了,看着有群众被诈骗,感觉跟自己家里人被骗了一样难受。”

  咋能让群众远离诈骗呢?老贺说他用的是最土、最笨的方法。

  下午6点18分,老贺来到建井一处家属院,从棋牌室找来一张方桌、几把椅子,将路边的居民招呼在一起,就开始了他的讲解。老贺用家常话,让反诈种子在大家的交流互动中萌芽。

  居民王拴保调侃家里老人“扫码领鸡蛋”的网购经历,揭露“扫码抢购”骗局。

  “我就知道是骗人的,后来经老贺调查,我接到的就是诈骗电话。”居民李学军则揭露了一个快递扫码下载App的骗局。

  85岁的居民李老太本来还为前几天没领到免费鸡蛋而后悔,听了大家的交流后说:“我差点上当啊。”

  让居民王璞印象深刻的是,在培新街社区,到处张贴着反诈警示海报;一到下班时间,各个小区门口的反诈小喇叭里“捂紧‘钱袋子’,幸福过日子”的提醒声,就会混着街头嘈杂的声音飘进群众的耳朵;而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也经常带着真实案例上门,提醒居民“多问一句,可能就避免一次损失”。

  宣传的次数多了,培新街社区的居民聚在一起时,就会不自觉地说起自己听过、见过或经历过的被骗案例,以此引起大家的警觉。

  从“小方桌会议”的反诈宣传到小区门口反诈小喇叭,再到群众间的互相提醒,这些场景拼凑出了一幅全民反诈的立体图景——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扎根生活的智慧。

  老贺说:“当反诈从任务变为习惯,每个人都成为反诈链条上的一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培新街社区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秋日的晚风里,反诈宣传仍在继续。它可能是街头巷尾的一声吆喝,也可能是家庭聚餐时的几句玩笑,但正是这些细微坚持,让安全防线愈加坚实。


附件: